人機交互是什么意思?人機交互發展歷史
人機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簡寫HCI):是指人與計算機之間使用某種對話語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為完成確定任務的人與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換過程。有很多著名公司和學術機構正在研究人機交互。
定義:它與認知學、人機工程學、心理學等學科領域有密切的聯系。也指通過電極將神經信號與電子信號互相聯系,達到人腦與電腦互相溝通的技術,可以預見,電腦甚至可以在未來成為一種媒介,達到人腦與人腦意識之間的交流,即心靈感應。
特點:人機交互可以說是VR系統的核心,因而,VR系統中人機交互的特點是所有軟硬件設計的基礎。其特點如下:觀察點(Viewpoint) 是用戶做觀察的起點。導航(Navigation) 是指用戶改變觀察點的能力。操作(Manipulation)是指用戶對其周圍對象起作用的能力。臨境(Immersion) 是指用戶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在VR系統中越來越重要。VR系統中人機交互若要具備這些特點,就需要發展新的交互裝置,其中包括三維空間定位裝置、語言理解、視覺跟蹤、頭部跟蹤和姿勢識別等。
人機交互的發展歷史:
(1)早期的手工作業階段。當時交互的特點是由設計者本人(或本部門同事)來使用計算機,他們采用手工操作和依賴機器(二進制機器代碼)的方法去適應現在看來是十分笨拙的計算機。
(2)作業控制語言及交互命令語言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計算機的主要使用者——程序員可采用批處理作業語言或交互命令語言的方式和計算機打交道,雖然要記憶許多命令和熟練地敲鍵盤,但已可用較方便的手段來調試程序、了解計算機執行情況。
(3)圖形用戶界面(GUI)階段。GUI的主要特點是桌面隱喻、WIMP技術、直接操縱和“所見即所得(WYSIWYG)”。由于GUI簡明易學、減少了敲鍵盤、實現了“事實上的標準化”,因而使不懂計算機的普通用戶也可以熟練地使用,開拓了用戶人群。它的出現使信息產業得到空前的發展。
(4)網絡用戶界面的出現。以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及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為主要基礎的網絡瀏覽器是網絡用戶界面的代表。由它形成的WWW網已經成為當今Internet的支柱。這類人機交互技術的特點是發展快,新的技術不斷出現,如搜索引擎、網絡加速、多媒體動畫、聊天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