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用戶創造價值的開發公司

    始終追求工匠精神,是您靠譜的H5開發、小程序開發、微信開發供應商

    藍暢首頁 >> 動態

    2020年互聯網趨勢報告_Bond Capital

    時間:2020-05-18 22:17:54 | 來源:網絡 由藍暢整理


    2020年4月17日,硅谷最著名市場研究機構和風投公司之一 Bond Capital, 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互聯網趨勢報告》。

    很多機構都會發布互聯網趨勢相關的報道,但是唯有 Bond Capital 每年發布的《互聯網趨勢報告》是最為出名的,這是因為 Bond Capital 的合伙人之一是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 Mary Meeker。

    圖片來自 Axios

    Mary Meeker 在 1995 年將網景公司成功推向市場讓她聲名鵲起,1998年被評為「互聯網女王」之后,一度做到了摩根斯坦利的首席分析師,每年發布的《互聯網趨勢報告》是科技行業和各大投資機構、投資人的關注焦點。其中,她于 2004 年單獨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報告》預測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爆發式增長。

    Bond Capital 今年的這份趨勢報告和以往不一樣,它并沒有按照以往命名為《Internet Trends 2020》,而是使用里《Our New World》這個名字。這份報告是前幾天早上以郵件的形式發給投資者,目前并未在 Bond Capital 的官方網站上予以更新。

    相比于去年的發布時間,這份《Our New World》互聯網趨勢報告比之前早了近2個月,報告的內容幾乎是完全圍繞著新冠病毒所產生的影響來進行闡述。

    2020年以后的世界

    這份趨勢報告總計29頁,每一個主題和結論都有著清晰的數據支撐。涵蓋如下要點:

    • 新冠病毒對于現代社會和生活的影響,所帶來的變化,我們才剛剛開始有所理解。

    • 病毒將會永久性地改變世界,不過由于信息共享和科技發展,新冠病毒原本應帶來的變化,被一定程度減弱。

    • 科學家和其他領域的專家正在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 從遠程醫療到即時診斷,再到自動化技術和 AI 在醫療服務中的應用,這可能將技術和健康醫療更深度地進行融合。

    • 我們是樂觀主義者,相信是有希望對抗絕望境況的,但是這需要政府、企業和企業家更大規模、更深入、富有邏輯和效率地部署和干預,才能做到這一點。

    這些要點到底意味著這什么?接下來我基于這份報告的主要結構,截取重要的部分梳理出來。

    1、新冠病毒:沖擊+余震

    第一部分,主要闡述美國經濟在疫情下將會受到的主要影響。

    • 新冠病毒給美國經濟帶來的影響趨近于20世紀初的大蕭條。

    • 大概會有四分之一的美國工作者將會因為疫情而失去工作機會,而這其中餐飲、酒店以及其他服務業受到影響最大。

    • 73%的被調研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的家庭收入已經減少。

    • 疫情帶來全方位的危機,涵蓋健康、經濟以及每個人心理層面。

    這一部分還涵蓋了疫情期間,美國政府的貨幣政策、經濟政策等一系列的統計,在這部分結尾,這份報告預測了今年第三季度將會面臨的挑戰。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具體看看這部分的數據和內容,這里就不展開了。

    2、病毒+微生物=持續性+周期性的災難

    人類和傳染病的斗爭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類似新冠病毒這一的史詩級病毒歷史上并不少,鼠疫、西班牙流感、SARS、禽流感、埃博拉乃至于HIV都算是。人口增長和流動、全球化的經濟和貿易、越來越便捷的交通,都會從某種意義上增強病毒的傳播。我們的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但是很多大型的病毒流行事件之間的間隔時間很長,其中很多病毒流行大事件中間甚至間隔了好幾代人,我們又太容易忘記痛苦,并沒有為新的沖擊做好準備。

    在這一部分,報告用「聰明」一詞來形容新冠病毒,它幾乎完美地適應了現代的人類生活。

    「他通過時間更長的潛伏期,在被感染者無癥狀的階段,悄悄繁殖,在全球化的便利條件下輕松傳播……而感染是逐步出現的,從無到有,從流鼻涕到咳嗽,再到呼吸困難,然后是死亡。它是反復無常的,不僅讓被感染者感到擔憂,而且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充滿恐懼,它在戰爭中是近乎完美的敵人——無形而致命?!?/span>

    同時,這一部分借用統計數據,說明了無隔離所導致的幾何級數級增長,以及隔離政策下,病毒的遏止效果:

    同時頁提出了潛在的問題:在沒有真正有效疫苗和100%準確的檢測機制存在的前提下,關于隔離和干預,我們并不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才合適。而這也是當下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

    3、崛起于疫情中的全球協作下的創新者

    這是疫情所帶來的另外一面。我們生活在一個 7×24 小時不停息的世界當中,得益于全球化的信息溝通,科學家和各領域專家進行了高密度的交流和溝通,普通民眾、企業主、政府根據各自的條件采取行動,協作尋求解決方案。

    為了阻止疫情擴散,大家采取了下列措施:

    • 全球信息共享:超過3000篇專業的論文,這差不多是之前同期同領域研究產出的20倍

    • 快速響應的臨床研究:遍及全球34各國家,總計完成了約500項針對新冠病毒的臨床研究

    • 空前的實驗規模:預期將會又5百萬的臨床試驗參與者

    在疫情之下,全球的專業醫療團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進行協作、創新,更快的共享、迭代、反饋,尋求最佳實踐。實際上,在全球范圍內,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如此迅速的響應,這不止是醫療領域之間的協作,還涵蓋各種私營企業、政府、監管機構之間的協同。

    我們將會很快知道專家們能否利用數據、技術、設備和熱情能否抵御住疫情。

    4、快速改變驅動各領域的增長

    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各種活動被取消,時間停滯。但是在另一方面,很多領域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雖然它們大多數依然符合大趨勢,但是因為疫情而被加速了,絕大多數都涉及到和數字技術的協同匹配。

    科學家、工程師和領域專家會獲得更大話語權

    這次疫情為科技、工程、數據領域的工作開拓了新的機遇。相關企業會在這一領域獲得長足的發展。

    基于美國過去10年間增長最快的企業的特點,我們總結出它們的4個特點:

    • 以技術和創新為核心

    • 通常是以數字業務為主,尤其是云技術相關

    • 企業 CEO 通常擁有工程和計算機領域的學位

    • 在過去30年內創立

    排在前列的企業包括 Apple、Amazon、Alphabet/Google、Facebook

    這些公司通常有短期和長期(10~20以上)的愿景,并且業務側重于科學、工程、數據、執行和迭代。在過去幾個月當中,這些企業所擁有的技術,為抗疫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而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家、工程師、各領域專家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參與進來。

    生活和工作的新平衡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家工作。以 Zoom 為代表的APP,從10W活躍用戶增長到 200W活躍用戶,僅用了2個月時間。

    在疫情開始之后,以信息和協作為核心的應用,都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根據 Slack 的報告,2020 年第一季度的付費用戶增長了2倍以上,而平均每個用戶每日的發送信息量增加了20%,而微軟的 Teams 應用 在3月19日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周的活躍用戶數(DAU)為370萬人,在上周的基礎上增長了3.7倍。

    多年來,Bond Capital 一直在跟蹤線上服務企業,包括 eBay、Etsy、Upwork、Airbnb,以及各類「按需服務」(on-demand services),比如 Uber、DoorDash、Instracart等,并且和 Automattic、Zapier 以及 GitLab 等遠程協作服務供應商進行協作。

    我們注意到,在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公共辦公區域,有大量的員工是戴著耳機,開著白噪音,在站立式工位上工作。其中多數人都在使用數字協同工具工作。我們曾經質疑過,到底有多少公司需要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集中地工作。是否有共贏的方案?

    實際上,這次疫情是一個大型的協同實驗,這可能已經改變了許多公司辦公的方式。

    我們傾向于投資過去10年間成立的技術公司,這些企業通常運用最頂尖的云服務,提供在線業務,通常他們有 40%~50% 的員工從事的是產品的開發和實施相關的工作。

    在過于的一個半月當中,我們借助問卷調研的方式,調查了在家遠程協作辦公的公司員工,下面是我們獲得一些反饋:

    • 目前感覺很新鮮,但是不保證后面是否會發生變化——反正目前還不錯

    • 工作效率和以往相當,甚至更高

    • 視頻通話不過度使用的情況下,效率還很高,視頻會議通常會按時結束。

    • 基于Messenger 和視頻的共享、編輯機制很有效。

    • 時間靈活、沒有通勤時間、家庭聚餐是這一機制的重大優勢。

    • 原本存在的個人績效和管理瓶頸問題,在這種環境下被放大。

    • 有孩子的家長,在工作/生活平衡上面臨更大挑戰。

    • 專注于有效書面溝通的企業(以同步/異步共享編輯文檔)可以更輕松地完成工作,這種方式會獲得更加有效的投入和決策。

    • 在線「創建辦公室」的模式很可能會成功。

    不過,大型遠程工作機制,目前還存在如下問題:

    • 如何確保創造力,并且保持生產力

    • 如何正確確定團隊成員在同一時間工作

    • 如何保持敬業度、企業文化,如何進行招募、培訓、發展、留存和人力資源方面的管理

    • 如何在增加遠程工作者的同時,保證技術和信息的安全

    • 如何正確組織和管理實體辦公區域

    • 如何組織集體旅游和娛樂活動

    不過有一位公司創始人是這么說的:

    「在創業公司,對于新思想和變化,通常是抱有擁護、接納和敏捷的態度,分布式的工作模式,僅僅只是一個新鮮事物而已,擁抱它并充分利用它就好了。我們正在擁抱很多新東西?!?/span>

    數字化轉型加速

    當我們回顧2020 年第一季度的商業趨勢,我們會注意到,擁有下面特點的企業更強韌:

    • 基于云服務的企業,員工只要有電腦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

    • 擁有供不應求的產品,尤其是在特殊時期(從基本的生活物資,到娛樂服務)

    • 更容易在線上被發現的服務,可以更加無縫地幫到用戶

    • 能夠以有限的接觸方式高效地將產品分發給用戶的企業

    • 能讓企業數字協作更高效的產品

    • 有著廣泛的、新興的社交媒體

    這些總結來源于我們對于當下狀況的觀察:

    • 餐飲服務從店內轉移到路邊

    • 開始在線上銷售產品的本地商店

    • 本地用戶和服務之間的聯系在不斷加強

    • 大品牌開始加大線上宣傳的投入,而線下服務則停滯不前

    • 面授課程被線上直播課程替代

    • 學生從學校授課轉向線上學習

    • 家庭內的數字娛樂趨勢越來越明顯

    • 去店鋪購物的用戶轉向線上訂購

    • 外出就餐被外賣送餐替代

    • 遠程醫療開始增多

    • 企業CEO和CTO在云服務上的支出增加

    上面描述的現象早已體現,但是疫情讓這些趨勢變得更為明顯。下面是支撐數據:

    經濟變革下,按需服務的興起

    「按需服務」(on-demand services)已經存在很多年了,包括Uber、Lyft、Airbnb 都可以算作這個范疇,而疫情刺激著提供雜貨和視頻類的「按需服務」激增,比如 Instacart、DoorDash 。

    我們認為,在當下這個時期,這類服務所爭取到的市場份額不是暫時的,而可能是永久性的。(國內的美圖等服務也是如此)實際上,「按需服務」的市場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它對用戶和相關的工作人員而言,都有著足夠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

    盡管現在的世界依然存在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但是我們確知以下幾點:

    • 每個人的工作方式都在發生改變

    • 更多的人正在面臨失業風險

    • 大多數人在經濟上并沒有那么安全

    • 我們不確定什么時候能夠像以往一樣進行生活

    所以,我們認為后續的趨勢是這樣的:

    • 工作的本質正在迅速發生改變

    美國正在經歷二戰以來最快的短期勞動力再分配。從運輸、供應鏈、醫療保障到日化雜貨、生產等方面,目前都經歷著顯而易見的改變。而倉儲、電子商務和醫療方面則呈現出明顯的大幅增長。

    • 按需服務類工作將會成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很多領域對于勞動力需求的增長,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短期的按需勞動力將會更為合理地填補空缺。

    • 具有多路同步/異步通訊和反饋技術支持的服務將會增多

    類似 Uber 這樣提供即時通訊和應答反饋的支持體系,會在傳統領域越來越多的應用,它們還具備培訓、運營等多方面的功能,提升生產力。

    現代技術將會在穩定和拉升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次疫情讓很多公共機構和服務都受到了相應的考驗。病毒攻擊的不僅僅是人類的身體,而且還讓我們的日常生活相關的方方面面都經歷了一次龐大的壓力測試。

    在世界范圍內,各國政府都開始借用技術來不斷優化和提升疫情沖擊下的日常服務體系。在韓國,政府通過 APP 讓普通民眾知道周圍100米范圍內的已知病例,而在美國,Google 和 Apple 開始聯手開發類似的應用。

    除了政府在積極刺激經濟、幫助更多人恢復經濟的同時,金融服務類公司也在積極開發工具、提供合理的金融服務。隨著遠程工作的新框架的搭建,各種服務也都在進行不斷的優化,新的基礎技術框架正在逐漸成型,移動消費產品和新的公共健康服務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2020年是 「技術+醫療」模式的元年

    和疫情對抗的第一線是整個醫療系統。在這場危機當中,我們注意到兩個最值得關注的要點:

    1. 自西班牙流感之后,傳統的美國醫療保障系統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變化那么大

    2. 醫療相關的數據很多,但是數據之間缺乏連貫性,這也導致也很難從中洞察到有效信息

    而很多在醫療領域已經出現的新趨勢,隨著新冠疫情的推進,開始迅速地發展,這會推動醫療健康行業的方方面面的發展,也能夠更合理匹配普通醫療消費者的狀況:

    • 遠程醫療——更快速,質量更高,比起傳統的模式更便宜。

    • 連接設備——和遠程醫療一同部署的設備,接入網絡,有助于在臨床上進行判斷(從慢性病到傳染病均可)。

    • 快速診斷——分子級別的快速診斷在技術上已經存在,但是尚未普及,而這次疫情推動了這一技術的普及。

    • 連通暗池——現代醫療保健剛剛開始擁抱現代的數據結構和API,而既有的醫療數據庫互相之間連通非常薄弱,可用性和易用性都不足,而疫情會促進改變。

    • 自動化應用和人工智能——醫療保障領域的資源已經捉襟見肘,自動化應用和人工智能是解決方案。

    傳統競技體育vs線上競技游戲

    美國是體育大國,團體體育競技當中,人和人在運動過程中的協同是它的魅力所在。而疫情讓人與人之間必須保持距離,這使得傳統的競技不再可行。線上數字競技在這個時候開始切入。

    3月17日,NASCAR 和 iRacing 宣布成立 eNASCAR iRacing Pro 邀請賽,讓最專業的運動員在家參加比賽,使用 iRacing 的游戲系列進行比賽,這些都在 Fox Sports進行直播。而全美的大學生籃球賽則改在擁有12年歷史的游戲2K8 上進行,首輪比賽已經在3月底完成。NBA 在 2K20上進行,西甲在FIFA 上進行對決,Twitter 上有6萬多人觀看了決賽。

    當然,傳統比賽開始往線上靠攏,而原有的線上游戲競技則更加火爆了。Twitch 和 Steam 等平臺,因為游戲直播,數據屢創新高。

    結語

    每一個問題背后,都是新的契機。這份提前出爐的報告涉及到的方面很多,提出了很多問題,也洞見了很多一直以來都存在的趨勢。對于設計師而言,這份報告本身也是一份涉及未來發展的開放性答案:新零售,遠程協作,B端設計,「按需服務」,線上娛樂,等等等等。就像報告中所說的,我們正處于一個快速變化的階段,不要指望有什么確切具體的答案,即使有,它也可能很快失效。但是,它也昭示著新的機會在前頭等著你。



    本文地址:
    更多內容推薦:
    專欄最新閱讀:
    更多文章閱讀請至:技術專欄
    Tips: 為您提供 微信開發、H5開發、微信小程序開發微信定制開發、網站開發、小程序商城開發、SEO網站優化、視頻后期制作等定制化開發服務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日韩午夜高清福利片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suv |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米奇777超碰欧美日韩亚洲| 国产精品你懂的|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七色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 91精品在线看|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师|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 欧美精品hdvideosex4k|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午夜国产人人福利|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